老太君摇头,“我不认识,但关注朝廷大事的人都知道他,那是益州刺史,手里有兵权的,文夫人出身穆家,也是鼎鼎有名的人家,听说文大人只有一个独女,可惜小时候走丢了,没想到就是文茵,有这样的家人,文茵下半辈子安稳无虞了。”
王乐薇面色讪讪,“这么好的消息,文茵妹妹怎的不早点说,害我还为你担心,怕你被人诓骗。”
柳文茵心道,是她不想说吗,她才刚起了个头,王乐薇就跟闻着什么似的,迫不及待想看她的笑话,现在还倒打一耙,真当所有人都是傻子呢?
“嫂子心思细腻,就是太急躁了点,你的好意我心领了,祖母还在呢,咱们多听多看就好。”
王乐薇又觉得自己被讽刺了,可柳文茵不再是孤女,爹还是个有实权的刺史,她不能做得太过分,只好忍了下来。
柳文茵也别开眼,她向来信奉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。
只要王乐薇别来招惹她,看在祖母的面子上,她不会计较前几次的冒犯。
但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,她也不能保证自己可以一直粉饰太平。
没法挑剔柳文茵
等谢婉到的时候,柳文茵一行人已经回到了锦绣堂,此时正在陪老太君喝养生茶。
而王乐薇,则去小厨房忙活了,只因她提前一日就说好要给老太君和柳文茵做涂州菜。
她这么做是想给柳文茵下马威,让她认清自己的身份,只要谢钰一日没把她娶进门,她就只是个客而已,别想霸着谢钰,又勾搭谢安。
只是听闻柳文茵找到了亲生父母,且文家又势大,王乐薇便打消了为难柳文茵的念头。
只要柳文茵不主动勾引谢安,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毕竟柳文茵嫁给谢钰,王家也能跟着受益。
要是闹得太僵,往后就没有退路了。
改了主意的王乐薇不想进厨房做涂州菜,这么热的天,厨房里烟熏火燎的,进一趟可难受了,可老太君偏要哪壶不开提哪壶,她只能忍着高温,硬着头皮去了小厨房。
谢婉没见着王乐薇,心下诧异,这种场合她不出现,怎么想都不合理。
老太君语气淡淡,“找什么呢?”
谢婉收敛心神,低眉顺眼道:“方才我随江郎去前院见了大哥,听说大嫂也在锦绣堂,孙女进来没见着人,正觉得奇怪呢。”
“她在小厨房。”
谢婉心道:果然,柳文茵没回来她都能把自己折腾得半死,现在人回来了,不可能放过这个过招的机会。
视线放在柳文茵身上,谢婉莫名有种心慌的局促感。
自家亲哥有多喜欢柳文茵她是知道的,为了柳文茵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。
之前老太君还没松口大哥和柳文茵的事,二哥就已经在谋划着挖墙脚了。
现在好不容易如愿以偿,要是柳文茵跟二哥告状,把大哥和王乐薇相看那日的事情捅出来,她怕是没好果子吃了。
以前,谢婉不想让柳文茵当自己的嫂子,但事已至此,她不愿意也没用,二哥是不可能放手的。
他向来主意大,谁的话都不听,她和姨娘只能被迫接受他的所有决定。
好在柳文茵立了功,又被皇上亲口称赞,说她有勇有谋,是女子典范。
二哥娶了柳文茵,也不算丢脸。
就连皇上都称赞的人,她要是敢嫌弃,那就是在质疑皇上的眼光。
虽然皇上不认识她,但这事可大可小,如果有心人想整她,凭借这一点,她就会被治罪。
她又不是活腻了,自然不会干这种蠢事。
反正和柳文茵过日子的是二哥,又不是她,二哥自己拼到了前程,她也得到了好处,这就足够了。
想到这,谢婉就想和柳文茵打好关系。
“文茵妹妹……”
话才起了个头,老太君就纠正她,“文茵以后是要当你嫂子的,她和你二哥现在虽然还没成亲,但这门亲事基本是定下来了,只等你二哥凯旋,就为他们办婚礼,你要么现在改口,要么就喊她文茵,别乱了辈分。”
谢婉干脆利落地喊,“二嫂。”
柳文茵正在喝茶水,直接就呛着了,谢婉虽然没把她贬低得一文不值,但对她的态度,从来没这么热络过。
她后来也想明白了,谢婉估计是不想她和谢钰走到一起,才会撺掇她干那件事。
不然她们两人无冤无仇,平日里也没起过冲突,谢婉好端端地算计她做什么?
还以为回了京,谢婉会跳出来反对她和谢钰的事,虽然反对了也没用,但柳文茵实在没想到谢婉会这么干脆地认她为嫂子。
转念一想,谢婉一直都很清楚她想要的是什么,不然当初也不会和丞相家的嫡子定亲。
虽然现在嫁的江佔没有大作为,但二哥是车骑将军,前途不可限量,谢婉作为她的亲妹妹,也可以享受到荣耀。
她想要的一切已经得到,实在没必要上蹿下跳,惹了二哥不快。
谢婉,一直都是聪明人。
柳文茵一边想,一边止不住地咳嗽,咳得泪眼汪汪,好不可怜。
老太君嗔了谢婉一眼,“别个嫁了人都是越来越沉稳,你倒好,跟别人反着来!冒冒失失,都吓着文茵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