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大石村就如柳管家说的一样,穷的只剩石头了。村民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值得人惦记,白天只要家中有人,多半会敞着门。
&esp;&esp;众人进到村子里,纷纷下马。裘智牵着马走了一会,见一个老大爷在院子里扫地。
&esp;&esp;裘智走上前,敲敲虚掩的门,道:大爷您好,我是从别的县来的,和您打听点事啊。
&esp;&esp;大爷见裘智长向俊俏,衣着整洁,说话又十分客气,忙迎了进来。
&esp;&esp;裘智怕乌泱泱的一堆人进门,吓着大爷,便让众人在外边等候,自己带个书吏进去问话。
&esp;&esp;注1:原型为孙日恭,永乐年间的探花。
&esp;&esp;第11章 初到涿州
&esp;&esp;朱永贤见裘智打算抛下自己,只带着书吏进去,扯着裘智的袖子,不满道:我也要去。
&esp;&esp;裘智看朱永贤嘟着嘴,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,如何能拒绝,柔声道:好,一起听一下。
&esp;&esp;白承奉忍不住打了个寒颤,转过头不愿看二人秀恩爱。岳岭是王府护卫司的一等侍卫,看自家王爷在那装可爱,也有些无奈地摇摇头。
&esp;&esp;白承奉心下吐槽:太上王要是破不了案,被撸了官职,还可以给京里的太太、夫人开班授课,传授御夫之术,保证赚得比现在的俸禄多。
&esp;&esp;几人进到院中,裘智环视一圈,见只有茅草屋两间,而且窗破门烂,院中没有养任何的牲畜,便知对方家境贫寒。
&esp;&esp;裘智礼貌问道:大爷怎么称呼啊?
&esp;&esp;大爷道:我姓张,村里人都叫我张毛驴。
&esp;&esp;裘智道:张大爷,我想和您打听个人,您村里有没有个叫柳大毛的,两三年前没了,老婆很快跟着去了。他家应该有两个孩子,一男一女,失踪了得有二十来年了,男孩叫柳贵,女孩嫁到县里去了。
&esp;&esp;裘智看过衙役带回来的资料,知道柳管家的父亲叫柳大毛。
&esp;&esp;张大爷眯着眼,打量了裘智许久,哑着嗓子反问道:你们是谁,找他们家干嘛?
&esp;&esp;裘智道:我们从宛平来的,柳贵在宛平惹了点事,我们来调查下他的情况。
&esp;&esp;裘智没敢说柳管家杀了人,怕张大爷害怕,不敢说实话。
&esp;&esp;张大爷叹了口气,道:确实有个姓柳的,是不是叫大毛我忘记了。他家住村东头,平日里话少,又姓柳,我们就叫他柳树桩子。他家原先有两个孩子,男的好像是叫贵儿,失踪多久说不好,反正有些年头了。
&esp;&esp;裘智见张大爷的神情,应该是知道柳家的事,心下一喜,继续问道:柳贵中间回来过吗,他爹娘死的时候,丧事谁办的啊。
&esp;&esp;张大爷苦笑道:中间回没回来不知道,但老两口走的时候肯定没回来。我们村穷,没钱讲究身后事,可总要有儿子操持。贵儿失踪了,还是邻居们搭了把手,把他俩的后事给办了。
&esp;&esp;裘智再问:那他家的女儿是亲生的吗?
&esp;&esp;张大爷没明白裘智的意思,结结巴巴道:这。。。是。。。柳树庄子。。。自己。。。自己都没钱吃饭了,还。。还。。拐卖孩子吗?
&esp;&esp;张大爷本来都不记得柳家的事了,裘智这么一提,不免回忆起来了一些。柳家确实有些古怪,一儿一女失踪那么多年,柳家二老似乎从未过找孩子。如今裘智又大老远的来调查,张大爷少不得多想,以为裘智在暗示柳家拐卖孩子。
&esp;&esp;张大爷的老伴本来在屋里干活,见有人来打听柳家的事,听了一耳朵。人上了年纪就爱说些东家长李家短的事,听裘智问起柳家闺女的事,再也忍不住了,从里屋出来。
&esp;&esp;张大娘颇有些嫌弃地看了眼丈夫,转头对裘智道:他一个老爷们,不懂这些,来,大娘和你们说。
&esp;&esp;裘智扶住张大娘,笑道:那大娘您说说。
&esp;&esp;据张大娘回忆,柳家的那个姑娘确实不是亲生的。
&esp;&esp;当年柳家娘子怀有身孕,有人扔了个孩子在柳家门口。两口子听到哭声,出来查看,发现一个女婴,看样子刚出生一两天,为了给肚子里的孩子积德,就捡回了家。因为是春天捡到的,取名叫春儿。
&esp;&esp;过了几个月,柳家娘子生了个男孩,觉得春儿福气不错,一进门就给招来了弟弟,不愿给她扔了。
&esp;&esp;大石村里的人都穷的揭不开锅了,不可能白给外姓人吃喝,柳家便把春儿当做了童养媳。不知为何后来又把春儿许给了县里的一户人家,还收了挺大一笔彩礼。